子女爭寵無寧日?

手足爭寵、爭執是不少父母大傷腦筋的問題,一旦處理不當便家無寧日,絕對是父母情緒智商、溝通能力的大考驗。要避免這些問題,只是「公平對待」並不足夠,因爲孩子的需求與表現根本不一樣,將規則劃一處理,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人人皆有妒嫉心,此乃天性,成年人尚且會爲家產爭奪而反目成仇,又如何强求真情真性的孩童壓抑自己做到毫無私欲呢?對家長來説孩子都是寶,我們要做的不是壓抑爭寵之心,而是合理引導手足之情正向發展,使他們的競爭關係轉化成合作模式,才是明智的化解手段。若家長長期忽視手足之間爭寵的嚴重性,日積月累之後,不但家庭關係日趨惡化,小朋友本人也可能會出現情感失落、產生情緒焦慮。

別讓兄姐失寵

引發小朋友爭寵的其中一個常見因素,往往是時間分配不均,這種情況大多是因家中第二胎的出生造成。新生兒的加入,對長子長女的情感與心理一定會造成無可避免的衝擊,就算家長在懷孕期間,不斷灌輸兄姊將會有弟妹來陪伴的好處,可是當他們感覺自己的愛被分薄之後,不平衡的心態還是再所難免。

家長不能期望長子長女一下子就能明白,初生嬰兒需要更多照顧的道理,反而應該照顧他們在敏感時期的特別情緒。如果小朋友在行為上出現頻繁發脾氣、小事哭鬧,甚至欺負弟妹的情況,就應該特別留神了,這些都是「不滿失寵」的訊號。

適時誇獎及肯定協助家長或弟妹的行爲,能增强長子長女的存在感、肯定自我價值。媽媽也應盡可能請其他人分擔照顧新生兒,抽出更多時間關注長子長女,比如嬰兒一哭就馬上撇下他們,甚至轉頭便忘卻了馬上回來陪伴的他們諾言等,這類行爲乃引起不公心態的大忌,家長要小心避免,因爲親子單獨相處機會對他們來説無比重要。否則一旦他們覺得父母的愛被弟妹剝奪,自己遭受不公平待遇的陰影,會像加熱壓力鍋那樣,不斷積存引爆的負能量,長遠而言既影響親子關係,也爲兄弟姊妹不和埋下伏線,怨氣爆發恐怕只是等待導火線而已。當遇到必須要去照顧較年幼的子女時,不妨讓長子長女幫忙分擔一些輕便工作,從而樹立哥哥姐姐的榮譽感,能有效削減妒嫉情緒。

禮讓不如分享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長輩們通常都會强調「大讓小」,總覺得弟妹年紀幼小,應該得到更多的禮讓,然而這對長子長女而言,就像揮之不去的「魔咒」,長此以往,便會累積成不公平的憤懣,出生較早難道就注定「倒楣喫虧」嗎?父母不應該因年齡長幼而產生差異對待之心,這樣會帶給小朋友被看輕的不安定感。

小朋友對於家庭資源共享的概念,要視乎個性及家庭教育而有很大差異,家長不能因爲想急速解決眼下的紛爭,草率地找出一些理由來壓制、搪塞任何一方的情緒,從而導致處理不公,問題的根本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之下,只會使爭寵演變成報復的種子,引發日後一場場永無休止的手足紛爭。

與其强調「大讓小」,還不如讓孩子們學習禮讓,玩具輪流玩、文具共同用、食物齊分享……這樣才是真公平,而不應該以年齡作爲分配的基點。如果這樣仍然無法避免爭執,家長可以在言語上大加讚賞願意退讓的一方,或是用猜拳定奪,還可分流法——用其他東西引開其中一方的注意。甚至在爭端並不嚴重的情況下,暫時不要介入紛爭,任由他們學習自行調解、溝通協議,也不失爲好辦法。此外,子女若為一男一女,發生爭寵問題時,建議可讓父親應對兒子、母親開解女兒,同性能有更多理解對方情緒的同理心。

不比較不計較

通常愈弱勢的孩子,如健康欠佳、成績較差等情形,都會獲得父母較多的關愛,在父母眼裏自然是希望將弱勢的孩子也照顧得强健出色,然而看在其他兄弟姐妹眼中,就會有厚此薄彼的疑慮,認爲父母會不會更愛對方,不喜歡自己?這些情意結會因小朋友的個性而呈現不同的表現,大家要懂得細心觀察,不要錯過解讀他們情緒的蛛絲馬跡,化解情緒糾結於微時。

還有,相互比較有時也會產生無比的殺傷力,家長不得不慎。應謹慎避免互相比較,因為小朋友都有敏感的心,家長或許說者無心,卻在小朋友心中投下石塊、激起漣漪。面對小朋友成績差異,很多家長都會一不小心就用上激將法,以圖利用成績較好的孩子激勵成績較差的,這個問題非得小心處理。無論成績優劣,父母的愛都應該是沒有附帶條件的,看重個人長處而不比較成績。不應將心力傾斜去照顧表現較遜色的孩子,當然也絕不能刻意打擊成績較差的一方,這類激將法一點也不高明。

小朋友的長處不一、學習能力各異,他們的能力不會因爲幾句言語的刺激就輕易得到改善,正確的做法是指出改善成績的實質方法,而不是互相比較,無形中還造就了兄弟姐妹間的競爭,產生更多矛盾與不和。只有不比較,才會不計較。

設定公平原則

許多父母力求公平對待每一個子女的,甚麼東西都力求平均分配,可是這樣做的背後仍會引來不滿或不公的抱怨,這到底爲甚麼?其實,問題的癥結在於,個人付出的多寡不一樣,造成實際上的獲得與心理期望存在落差,於是便會感到不公平。簡單來説,有些孩子乖巧,努力協助家長分擔簡單家務、照顧弟妹,自己的行爲也能恪守本分,可是最終他們獲得的關注、誇獎,或是實質的獎品等,卻沒有因爲好表現而增加,反觀其他的兄弟姐妹,沒有自己懂事,獲得的關注與物質都是相同的,此時他們會不會出現情感上的失落呢?

舉個很簡單的獎罰例子,假如父母有十顆糖果,有兩種分配辦法:一是無條件的平分給所有孩子,二是按照既定規則加減糖果數量。前者的分配方法會令表現欠佳的孩子有恃無恐,無需爭取上進,因爲無論自己的表現如何,他將得到的糖果都不會有所減少;而表現優良的孩子會不會因此而產生疑惑,由獎賞實況看來,自己就算表現出色也沒有得到父母更多的愛,那麼又何須爭取更佳表現呢?許多父母對待每個子女力求凡事均分,可事實上卻只做到了「表面公平」的假象而已。

我們不能否定人性陰暗面的存在,因此不得不想深一層,怎樣處理才是真正的公平?家長不應該假設或期望小朋友能看懂自己的心思——無條件地愛所有的子女。在公平之愛的基礎上,按照孩子們的實際表現及個人喜好,再配合家庭背景設定獨特的賞罰機制是有必要的,否則父母便永難擺脫「偏心」指控。當然,愛與肯定也要清晰地講出來,確定孩子們明確接收了父母的讚許非常重要,往往覺得自己强烈被愛的小孩,妒嫉心會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