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
止叛逆於萌芽
早前有十歲男童離家出走流連網吧,六天才被尋回的新聞震驚不少家長,慨嘆時下的小朋友自我意識和主見愈來愈強,叛逆起來管教困難。不希望將來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小朋友身上,那麽就要防治於最初的叛逆期。兒童叛逆主要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約在三歲左右,第二階段約在七至十歲期間,第三階則在進入青春期後,每個階段的反叛程度會隨年紀而遞增,實際情況會因性別及家庭背景而不同,也正因爲個人差異,使家長的教養難度大大提升,因爲沒有一模一樣的學習範本可供參考。
摸索生存法則
當小朋友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的強烈個人思維及情緒反應便日漸展現出來,最常見的表達方式便是叛逆性舉動。父母說東偏偏往西,脾氣倔強起來,哭鬧拉鋸戰令人傷透腦筋,雖然不好應付,卻是幼兒成長中的必然現象,是孩童展現自我肯定以及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
幼兒受制於言語和自控能力,無法具體透過語言表達個人意願,由於溝通上的阻礙,加上迫切達成需求的強烈願望,導致情緒易於急躁,此時若成人無法理解,便容易爆發不滿情緒,用眼淚來訴說不安或憤怒,有些性格剛烈的小朋友甚至會摔東西發洩情緒,藉此引起成人關注。有時候,他們鬧情緒——故意與成人「唱反調」,也不能排除生理上的不適,例如:餓了、睏了、病了等狀況。
當然,幼兒的反叛思維也是存在的,否則第一階段反叛期的説法也就不存在了。幼兒可能基於某些想法而拒絕父母的要求,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那是因為他們逐漸了解自己有能力控制或影響某些事情,於是以反抗來試探成人對某些行為規範的底線在哪裡,從而掌握甚麼被允許、甚麼被禁止,可説是透過反叛行爲的實踐來摸索現實生存法則的手段。
愛面子而執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通常小朋友外出時叛逆行爲會比在家裡更明顯及頻繁,這種情況不單純是出門在外引發的誘因較多,關鍵在於有沒有「看表演的觀眾」。原來,小朋友在人多的場合,會礙於自尊心而故意與大人鬥氣——偏要與你反著來,此時家長假如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便容易陷於親子意氣之爭。若馬上以高壓方式處理,強迫服從的結果往往會令反彈更爲厲害,使他們的反抗情緒升級爲無理取鬧,因為他們會在「觀眾」面前下不了臺,非要「抗爭到底」,這些「觀眾」很可能只是路過的陌生人而已。
家長掌握了這種兒童心理,遇到同類情況,可以立即把情緒激動的小朋友帶離人群,因爲沒有了「觀眾」,也就減弱了抗爭行爲的必要性。父母若不洞察小朋友的心態,擔心過度驕縱,因此每每堅持採取強硬制止的態度,那麽親子衝突便可能周而復始,剪不斷理還亂,令叛逆的種子生根發芽,爲日後的管教帶來更大的阻力。
極端教養模式
現代的教育理念中,總是特別強調家庭教育,那是基於一個人的成長背景,以及父母的管教模式,深深影響了他們的一生,甚至還左右了他們對下一代的教養模式。不少具有強烈叛逆特質的個案,都與家庭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幼年時家庭破裂或失和會像解不開的死結,一直深深纏繞著他們,會使他們下意識做出叛逆行爲。此外,極端嚴格的教養模式,也較易使小朋友出現極端反叛。
嚴格的父母通常會採取嚴厲的管教方式,比如動不動便予以責罰,可是處理前很少仔細分析原委,並站在小朋友的角度去思量因果,那麼他們的心情便會受到壓抑或感到不滿,久而久之一些小事也會成為情緒爆發的導火線。父母在管教時,容易一時氣急攻心、口不擇言,然而大家卻輕視了言語暴力所帶來的傷害和後果。想看清自己罵小孩失控的模樣?不妨看看〈臺灣兒福聯盟〉拍攝的宣導短片「情緒怒罵:傷害孩子一輩子」,相信會因此產生更深刻的體會。爲甚麼小孩會叛逆?不可能沒有原因。
言語暴力的負面影響可能當下不會馬上浮現出來,但長遠來説已不知在幼小的心田種下了甚麼樣的種子,如今小朋友情緒病(註)普遍,香港最小病例是幼稚園年約五歲的患者,中小學生自殺更不是甚麼罕見新聞,在這些現象的背後,是不是存在著一些值得大家反思的問題呢?家長是否也要爲兒童的叛逆負上一部分責任呢?
註:「兒童憂鬱症」並不像成年人一樣會出現明顯的憂慮、失眠等症狀,最大特徵是「活動力減弱」,例如坐著發呆,不再熱衷平時喜歡的事情,無故哭泣或身體不適。十二歲前曾遭遇重大精神挫折,好比失去至親、受虐等,以及有慢性疾病或學習障礙者屬高危患病族群。此病並非個性上的缺點,而是腦部或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