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小動作有問題?

小朋友愛扮鬼臉,以及做些奇怪的小動作引人注意?甚至在學校也會擠眉弄眼、吐舌擺手,「招惹」同學或老師?壞習慣還延伸出很多問題,常被同學或老師視爲異類?理由大概不出幾個:無聊自娛、愛開玩笑、好奇心重、引人注意……真正的病態行爲()乃屬少數。當發現小朋友小動作過多時,不妨先由以上幾個方面切入分析,洞悉行爲背後的動機,不宜動不動就給他們貼上「過度活躍」的標籤。

兒童天性好動

活潑好動是兒童天性。許多成年人在照顧幼兒時,往往不知道應該玩些甚麼親子遊戲,有時甚至覺得陪伴孩子很無聊,總覺得他們怎麽不願意乖乖看書,非要到處「搞搞陣」,是不是「過度活躍」呢?其實,在責怪小朋友老是安靜不下來的同時,我們應該多了解兒童心理和發展。

對幼兒而言,認字不多,有些可能只懂得一些英文字母而已,書本對他們來說只是圖畫和抽象符號而已,再加上注意力集中只有十五到二十分鐘左右,若對眼下的活動不感興趣,自然會溜之大吉。然而對大人而言,就算他們能安靜半小時可能仍會嫌短。小朋友跑來跑去,並非完全是在「搞搞陣」,一來是集中力的時間有限,二來説明眼下的活動他們覺得沉悶。不安於靜靜坐著,一方面是他們想探索未知的事物,另一方面也是在排遣時間和精力,也就成為家長眼中「搞搞陣」的舉動了。家長與其埋怨他們坐不住,倒不如多提供肢體運動,配合他們的成長需要。

引人注意的背後

不少幼兒在照顧者忽略自己時,會想方設法吸引對方的注意,這是他們尋求關注的一種手段。可是小朋友並不懂得分辨場合,基於藉由標奇立異的舉動引人注意的心態,很可能做出令成人困擾的行爲。例如:幼稚園上課的時候,常有孩子故意將文具弄出聲響,或者排隊時故意把腳步聲踏得很響,想讓老師特別留意自己;又或者在家長講電話時,非要以一些並不緊急的事打斷家長。此時,我們首先考量的應該是小朋友透過引人注意的手段來獲得心理滿足和安全感,而不是貿然責罵。不妨給予明確訊息,表示已經注意到他們,但需要稍後才能回應。這麼做的好處是可以滿足孩子的潛意識需要,許多無意識小動作背後其實透露了某種心理需要,一旦心理需要得到滿足或緩解,也就沒有繼續下去的意義了。

幼兒也會因為好奇心,而出現一些成年人可能無法接受的小動作。比如說年約兩歲的孩子,常會將小物件塞進嘴裏,這麼做是在利用口腔及味覺體驗未知事物,是探索學習;又如,還會拉扯餐桌布,險些或真的將桌上的東西摔個滿地,險象環生的舉動,其實是企圖了解餐桌上到底擺了些甚麼,可是身高不夠,沒有或不懂得以言語向大人表達願望,便已魯莽付諸實踐,然而出發點卻是正面的,只需細心說明不能拉桌布的理由,或者乾脆以其他物料替代桌布,爲小朋友提供一個更安全學習的生活環境,這類意外便可避免。

說謊乃成長標誌

惹笑是幽默感

在日常生活中孩童扮鬼臉十分普遍,有些小朋友意圖模仿有趣的幽默行為,卻又不得要領,結果使原本的幽默變質為「搞怪」。比如覺得電視或卡通片中的情節很搞笑,想模仿一下,可是不料幽默淪成滑稽,但這種走樣的狀況並非他們的本意。還有一些小朋友會透過扮鬼臉引人發笑,以此打破尷尬緊張的局面。好比不小心做錯了事,或是弄壞了家裡的東西,心裡感到害怕,擔心父母生氣遭受責罰,於是利用稀奇古怪的行為來轉移他人的注意力,想用輕鬆搞笑的辦法以圖化解眼前的困境,藉機逃脫或減輕責難。一般情形下,鬼馬心態和引人發笑的小動作會隨心智逐漸成熟而漸漸消除。

對於小朋友引人發笑的小動作,許多家長剛開始時覺得很搞笑便嘻哈大笑,可是當孩子不分場合地「搞怪」時,某些家長便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極端——嚴格斥責孩子。可是這麼做,小朋友會因家長管教原則一時一樣而不知所措。家長的過激反應,無論是誇獎或處罰,客觀上都在滿足兒童吸引或轉移他人注意力的目的,若成人的態度是淡而化之,反而有助減低孩子變本加厲的「惡搞」行為。幼兒年紀尚小,滑稽行為的目的沒有惡意,只要正確引導,並不是事態嚴重的問題,因為引人發笑的小動作本質是一種幽默感。

改善孩子滑稽行為最有效的辦法,是教育他們何為真正的幽默。一些高雅的幽默故事、名人幽默言語,孩子們特別愛聽,也是學習和體會幽默的最佳教材。家長可以和兒童一起收看或閱讀這方面的幽默故事,最好還能邊看邊加以指導分享箇中趣味何在。那麼,當小朋友意識到自己刻意引人發笑的滑稽動作並不高明時,這些行為便會自然而然地消失無蹤。

註:「病態行爲」指:不斷咬指甲、手指或嘴唇,下意識扯頭髮,不停眨眼、擠眉、皺額、伸脖子、搖頭、扮鬼臉;做事很難集中,小動作頻繁,情緒波動大,自我控制能力差;經常惡作劇,言語或舉動上攻擊他人;不愛惜物品,刻意破壞或摔壞東西;白天極難安坐,晚上難以入睡,睡著也易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