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才學電腦也不遲

小朋友不宜看電視大概一般家長都知道,可是大家會否忽視電腦原來同樣不適合幼兒,原因與看電視如出一轍,兩者皆屬平面電子產品,長時間使用會導致兒童失去自發學習的主動性。

無法達到學習效果

雖然平面電子媒介為現代生活帶來不少便利,但幼兒卻並不適宜透過這種模式學習。電腦和電視的傳播方式都是單向灌輸,類同傳統填鴨式的敎學,長久如此會令小朋友習慣被動學習,限制了創意之餘,也失去了自發學習的主動性。被動學習的習慣一旦養成,定必對小朋友的未來發展影響深遠;反觀那些成就非凡的人,大多都是主動積極的類型,主動學習、接受挑戰是他們走上成功的重要助力。

不少家長讓小朋友在很小的時候便接觸電腦,主要是作為學習工具。然而對幼兒而言,平面式的學習,既影響他們建立空間感,又無法幫助了解立體和抽象概念。幼兒利用肌肉記憶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透過皮膚的觸覺感受立體、數學與空間等抽象概念,都是平面學習所無法達到的敎學效果。多讓幼兒操作立體敎具,訓練眼睛看不到的學習能力,比從平面單向接受訊息要更好。

有人會想,只用電腦學習語言應該沒甚麼問題了吧?這麼想也不太對。因為學習語言需要互動,小朋友學習語言的過程需要同時看見敎授者的嘴型、面部表情,整體氣氛、聲調高低、聲量大小來理解語言,否則最多只能訓練外語的聽力而已,就算能學會一些外語,大多發音也不標準;想學好外語,應該為小朋友建構真實的外語學習環境,並多與他們用外語交流,電腦不應該是主要的語言學習工具。

有鑑於此,建議家長在四歲前盡可能不要讓小朋友接觸電腦,而五至六歲的小朋友使用電腦最好也能控制在五至十分鐘的範圍之內。家長不應假設幼兒具備使用電腦的自制力,若因學習之名卻沉迷於上網、玩電動遊戲,那麼很可能陷入無法自拔的狀態,沒有達到利用電腦學習的目的不說,要戒除電腦上癮的壞習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家長應多利用立體的敎具,來減低電子媒介對小朋友造成的誘惑。

早學電腦削弱思考

總部設在日內瓦的國際保護兒童組織「兒童聯盟會」(Defence for Children International,簡稱 DCI),早在 2001 年 4 月發表的文告 Fool's Gold: A Critical Look at Computers in Childhood(傻瓜的金牌獎:審視電腦充斥的童年)中指出,應該暫停幼童通過電腦進行基本敎育的做法,除非有關電腦旨在協助某些天生特殊殘障的兒童。這個聯盟會的成員包括超過 75 位敎育家、兒童培育和衛生當局。「兒童聯盟會」認為:過早使用電腦,會使兒童失去創造力、想像力、激勵能力和注意力,電腦使這些兒童無法擁有經過磨練得來的吃苦精神和韌力。

讓年幼的兒童花大量時間坐在電腦熒幕前也害多於利;過早接觸電腦嚴重地阻礙了幼童們學習生命中某些重要的求生技能,進而影響了他們未來的成就。例如「削弱思考、想像力、創造力」、「削弱語言和識字技能」、「注意力差」,「電腦使孩子沒有耐性」、「經常使用電腦會變得孤單而寂寞」等等,都是潛在的害處。

聯盟會的專家還提醒家長:在提供電腦給孩子之前,應先讓他們健康成長。在人力和現實世界裡,有許多可讓孩童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機會。在現實世界,很多東西都是立體的,孩童們會遇上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失望。而在電腦熒幕中,兒童只看得到電腦程式安排下得出的有限抉擇,鍵盤和滑鼠也限制了孩童們向外伸展的觸角。所以適當的做法是,要把電腦放在父母注意力可及之處或顯眼處,不要把電腦放進孩子房間,除非他已够成熟或有責任感。

電腦不必急著學

為電腦遊戲破關而廢寢忘食是很多現代小朋友和青少年人的壞毛病,新聞報導中因為「打機」而引發的家庭戰爭可謂屢見不鮮,有些人甚至因此長久睡眠不足、飲食不正常,簡直就是透支生命與健康。這種情形家長應該防患於未然,怎麼會在小朋友話都尚且還沒講清楚的情形下,就忙不及的敎他們使用電腦?操作電腦並不困難,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電腦的使用方法只會愈來愈簡單,實在沒有必要急於一時。

對幼兒而言,他們現階段最需要發展大小肌肉(四肢和手部肌肉),以及大量的體能運動,為甚麼老人們常說「活潑的孩子比較聰明」,正是因為運動與智力的發展息息相關。然而,使用電腦的過程只限於手指和手腕關節的局部重複運動,幼兒的小手指都還沒有發展完全,便拿著滑鼠重複按鍵,這對小手發育沒有半點好處,還可能造成手部筋骨或筋腱勞損。

幼兒的人生之路才剛剛起步,當務之急應該是掌握生存技能,以及明辨是非、知書達禮……這些都比學用電腦更為迫切。

小學才學電腦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