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氏保加症」上篇

因病之故教而不善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過」,然而是不是一些家長深有「此言差矣」的慨嘆呢?某些情形是家長不斷耳提面命,教養毫不馬虎,可是往往換來的結果卻是「講到口水乾都沒用」,這到底是爲甚麼呢?原來,約有 0.2-0.6% 的小朋友患有「亞氏保加症」,這使一般的教養方式完全失效。由於這類病童智力正常,甚至少數還具特別天賦、是資優兒童,所以他們的病情容易被人忽略。他們最明顯的問題在於社交障礙引發人際衝突,表面看起來就是一個愛惹事生非的頑童,但實際上卻不是那麼簡單。

智力正常的自閉兒

一般兒童精神疾病中,「過度活躍」和「自閉症」比較爲人熟悉,相對來説了解「亞氏保加症」的人卻不多,不止家長,甚至大多數老師對此病的認識都十分有限,導致很多人對這類病童產生極大誤解,將他們標籤爲學校裏的「壞分子」,然而事實上許多行爲都是因爲疾病所致,導致他們無法理解自己的行爲錯在哪裏,自然也就無法修正行爲。「亞氏保加症」簡單來説,就是自閉症的其中一類,可謂是「智力正常的自閉兒」,現代醫學只知道病因源於腦部「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包括海馬體、杏仁核等組織較弱,使患者無法理解和預計別人行為和背後的用意,對辨別自己或別人的情緒也有很大困難。此病可能與遺傳有關,但與父母的教養方式並無直接關聯。

自閉症 vs. 亞氏保加症
自閉症 Autism亞氏保加症 Asperger Syndrome
語言發展遲緩十分明顯,過了四歲還不會説話。 沒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但可能兼患過度活躍及專注力失調。
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礙。 肢體笨拙,但智力正常,沒有學習問題,還有特別天賦,少數甚至智商很高。
有嚴重的社交及溝通障礙,與別人沒有眼神交流。 社交及溝通障礙比自閉症患者輕微,表現方式多樣化,且具個別獨特性。
非常固執,不懂表達自己,情緒不滿便會大發脾氣,以及做出自我傷害的行爲。 對特定事物顯得執著,容易出現情緒問題,發脾氣時有些還會伴有攻擊性行爲。

亞氏保加症

家長管教完全無效

「亞氏保加症」的徵狀包括:社交困難、溝通困難、固執或興趣狹窄。由於他們察言觀色的能力極低,所以顯得沒有同理心、沒禮貌,也常因行爲、思維模式和語言表達方式異常,例如在課堂上無緣無故地發出怪聲或頂撞、反駁老師,從而被人誤以爲故意搗蛋,也因此常使家長陷入尷尬之中。可是由於他們智力正常,一般人不會像對智障兒、自閉兒那樣特別包容,導致討厭與他們相處,於此同時他們卻很難理解自己不受歡迎,甚至被排擠、被討厭、被欺凌的原因。

不少患兒的父母,都常因小朋友的失禮行爲被批評「沒家教、不管教」,但事實上卻是「亞氏保加症」在作祟,令家長的管教幾近完全失效,因爲一般的管教策略對這類病童根本不起作用。因爲他們在情商(EQ)方面的類化能力較差,就算是同類事件,只要其中一個因素改變了,他們便不懂得變通,結果還是會犯同樣的錯。

「融合教育」更適合

至今醫學界仍然沒有找出「亞氏保加症」的確切病因,也沒有針對性藥物可以根治,只能透過「行爲治療」來改善、減輕社交障礙在他們生活中引起的人際相處困難,如果完全置之不理,社交障礙的危害可能會延至成年,影響他們與同事和異性相處。

家長在幫「亞氏保加症」患兒選擇學校時,就算他們成績表現優異,仍然不宜追求標榜學業成績突出的學校,而應挑選設有「融合教育(注)」的學校,這類學校會有額外資源,能提供更多相關支援,例如:定期開辦社交訓練小組,校内聘有較多受過特殊教育訓練的老師,這些因素對「亞氏保加症」患兒非常重要。否則,在他們未來的校園生活中,因人際相處問題引發的困擾,將蓋過他們的學業表現,甚至引發長期情緒問題。

小心錯過黃金治療期

據統計顯示,男孩比女孩患上「亞氏保加症」的機率高 75%,黃金治療期是三至五歲,早發現、早改善對患童非常重要,因此家長不要因自己的小朋友智力正常、學習能力不錯,而輕忽了小朋友患上此病的可能。家長的初步判斷,對及早發現「亞氏保加症」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可是由於患者在病徵的表現方式上十分多樣化,且因生活環境、人事背景等差異,每個人都具個別獨特性,所以如不是專業人士,很難一下子就發現他們的問題,建議只要有所懷疑,便應請專業醫生進行詳細評估。

注: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亦稱「統合教育」(Integrated Education),是指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安排在普通主流學校接受教育,「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簡稱 SEN)可大致分為︰過度活躍、自閉症(包括「亞氏保加症」在内)、溝通障礙、情緒行為問題、聽覺障礙、智力障礙、肢體殘疾、特殊學習障礙、視覺障礙這九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