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送兩歲孩子讀幼兒班嗎?
除了選擇幼稚園,是否「要送孩子上幼兒班」這個問題也會困擾許多媽媽,原因是香港有為數不少的在職母親,有些是為了家庭經濟不能放棄收入,有些則因興趣及個性問題等,而沒有選擇自己親自照顧孩子,雖說有研究顯示零至三歲的小朋友由母親親自照顧好處有很多,但在特定的條件和環境之下,還是可以存在彈性處理的空間。閱讀這篇文章
每年十至十一月,是幼稚園招生的高峰期,大多數幼稚園都會在這兩個月面試及錄取下一學年入學的小朋友。不少傳統名校幼稚園還會限定在某個特定時段索取和遞交報名表,日期每年還會有所調整,宜提早一段時間致電查詢,以免錯過報名。有鑒於此,家長們最好能及早選定理想幼稚園,並針對性全面掌握報名的詳細步驟和時間表。
幾歲讀 N 班:N 班是學前預備班(Pre-Nursery),亦以 PN 班及「兩歲班」作為簡稱。N 班是學前預備班,家長在孩子一歲左右就需要考慮是否讓他入讀,如有此打算便要準備報名,翌年兩歲就可上 N 班。按教育局規定,K1 的入學年齡為兩歲八個月或以上,而 N 班最小兩歲。
除了選擇幼稚園,是否「要送孩子上幼兒班」這個問題也會困擾許多媽媽,原因是香港有為數不少的在職母親,有些是為了家庭經濟不能放棄收入,有些則因興趣及個性問題等,而沒有選擇自己親自照顧孩子,雖說有研究顯示零至三歲的小朋友由母親親自照顧好處有很多,但在特定的條件和環境之下,還是可以存在彈性處理的空間。閱讀這篇文章
「別的家長都在為小朋友入讀名校而想盡辦法,我甚麼都不做可有不妥?我希望小朋友自小享受愉快學習,但又怕他小學跟不上學校進度,怎麼辦?」不少家長面對小朋友即將入學,不管是幼稚園還是小學,內心不免承受這種來自「羊群心理」的桎梏。閱讀這篇文章
許多家長選幼稚園時偏重名氣和口碑,卻忽略了根據家庭背景作出選擇的重要性。非牟利、私立,國際學校幼稚園在教學和學費方面有著頗大落差,如果沒弄清這些問題便盲目報名,可能會對小朋友日後升學帶來麻煩。其實,選擇幼稚園「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弄清大方向,才能找到真正合適的選擇。我們就來看看非牟利、私立和國際學校幼稚園的不同之處,以便家長作出明智的初步篩選。閱讀這篇文章
近年香港出生率回升,又有不少「雙非童」加入競爭,就算並非名校,幼稚園學位仍是「一位難求」,這使本地家長苦不堪言,許多人甚至一領到小朋友出世紙便到心儀幼稚園報名輪候,可見競爭之激烈。俗話說:「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一旦掉以輕心,恐怕熱門幼稚園的學位,便與你的孩子失之交臂了。閱讀這篇文章
自推出幼稚園學劵制後,香港所有非牟利幼稚園都受到教育局規管,每年不定期有視學官到幼稚園實地視察上課情況。不過,視學官到校巡視的日子畢竟有限,「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實際教學情況是否真如校方所呈現的那樣,難道只有「天知地知」?
幼兒表達能力有限,就算入學一段時日後,恐怕也未必能向家長如實闡述教學情況,萬一察覺不妥,屆時就算馬上轉校,對小朋友的適應也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家長選校前的實地觀察與詢問非常重要,只要夠細心,定能從一些微小的細節中判斷出學校是否理想之選。閱讀這篇文章
挑選幼稚園,除了客觀環境和條件外,了解學校的教學法與教育理念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環。香港逾半數的幼稚園都以專題研習為主要教學法,其次是蒙特梭利教學法、多元智能教學法、故事綜合活動教學法等等。
「專題研習教學法」是香港大部分幼稚園在常規課程中採用的教學法。此教學法透過老師設立專題內容和方向,引導學習和研究,透過非固定教學模式,例用蒐集資料、手工製作、唱遊活動,甚至室外教學等不同形式,增進學生德、智、體、群、美等各方面能力,助幼兒全面發展。閱讀這篇文章
蒙特梭利教學法(Montessori Approach)在香港,是傳統教學法以外較多幼稚園採用的一種教學法,有的幼稚園課程會全面採用此教學法,有的幼稚園則是將此教學法結合其他教學法一起應用在教學當中。此教學法原本是針對幼兒教育,如今在教育界日漸流行,甚至也應用在大學教育之中。蒙特梭利教學法已有過百年歷史,不少中西方名人和科學家們都對它推崇備至。蒙特梭利教學法其中一大特色,是它並不只侷限於學校,家長也可透過學習在家自行實踐,並提倡家中所有安全的物件,都可以成為幼兒的玩具或教具。閱讀這篇文章
多元智能教學法(Multiintellect Approach)的特色在於強化優勢智能,並透過均衡發展各種智能,使相對弱勢的智能得以彌補,從而增強小朋友的自信,間接強化不同智能的學習能力。幼兒期是人類成長的黃金階段,全面均衡發展多元智能,對身心成長和日後學習都有莫大助益。閱讀這篇文章
故事綜合活動教學法(Story Approach to Integrated Learning,簡稱SAIL)是本土教學法,由香港的李輝所創立。該教學法結合了專題研習、瑞吉歐、多元智能等不同教學法的重點,將故事、探索、學習等元素一併融入在幼兒教育課程之中。此教學法始創人認為,時下香港幼稚園的教學內容普遍繁瑣,過於偏重知識灌輸,這樣不但無法達成預期教學目標,反而會減低幼兒的學習興趣,若能針對兒童愛聽故事的天性投其所好,方能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這比學習本身更為重要。閱讀這篇文章
大書共讀教學法(Big Book Approach)在英國、美加、澳紐等地十分普及,此教學法源自紐西蘭,有超過30年的歷史,由紐西蘭人Don Holdaway始創。自上世紀60年代電視機在歐美等地逐漸普及之後,家長陪伴孩子閱讀和床邊說故事的時間相對減少,教學法始創人Don希望透過大書和小書配合閱讀,引發親子閱讀的熱情和樂趣;此外,Don Holdaway還希望在課堂上能有一本大書讓所有師生都看得一樣清楚,於是大書共讀教學法的概念就此萌芽了。閱讀這篇文章
除了主流的教學法,我們還常常聽到一些較為冷門的教學法,這些教學法並非完全沒有被香港幼稚園所採用,而是多以輔助教學的形式,融入在幼稚園的實際教學之中。閱讀這篇文章
幼稚園是小朋友接受啟蒙教育的地方,他們將在那裡度過好幾年的幼年時光,所以精挑細選一間合適的學校非常重要。家長必須懂得繞過參觀學校時的非客觀印象,學會如何判斷幼稚園的好壞,才不會出現錯判。閱讀這篇文章
每年暑假過後,不但是學生們開學忙碌的日子,也是幼稚園陸續開始接受報名表的時節,家長們及早準備才不會掛萬漏一。在學校蒐集資料方面,估計關心教育的家長大概都會做足功夫,不過一間學校的「硬件」妥當可能只是一種表象,日常的實際操作「軟件」才是決定一家幼稚園是否出類拔萃的重要指標。閱讀這篇文章
每逢九月開學,小朋友在幼稚園門口哭哭啼啼可不是新鮮事,特別是新生,情緒起伏可能更大。畢竟小朋友年幼,面對生疏的環境,生活作息及遊戲地點忽然變化,自然需要適應過程,父母宜用體諒的態度協助他們度過開學的不安情緒。家長是孩子最親近、最信任的人,若能扮演積極的角色,對小朋友投入幼稚園生活絕對有正面幫助。小朋友不願意返學,其實原因並不多,只要能找出主因,針對問題「對症下藥」,自然「藥到病除」。閱讀這篇文章
許多幼兒在幼稚園入學初期或是長假過後,不適應學校的情形十分普遍,結果每天返學變成親子拉鋸戰,小朋友哭得肝腸寸斷,家長則被孩子的情緒弄得心神不寧、牽腸掛肚,大人小孩都苦不堪言。如何才可避免這種情況?學問可不小。其實,適應問題的關鍵在於提前準備,開學後才來處理會拖長適應時間。家長是幼兒最親近信任的人,所以若能在入學適應期扮演積極角色,對小朋友適應幼稚園生活有極大幫助。閱讀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