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認錯如何是好?

作爲父母,小朋友犯錯是日常生活中在所難免的事,不過每當他們錯而不認、推託其辭,家長少不免會感到氣結,當然更多的是擔心他們長此下去會養成不願承擔責任的習慣。其實沒人不會犯錯,犯錯後如何面對及糾正過錯才是重點,認錯的過程相形之下並不那麼重要,所以父母能調適心中的執念對改善教養效果影響很大。鑒於身教的重要,家長自己做錯事時,也應該勇於道歉和認錯,否則自己說一套做一套,又如何令小朋友心悅誠服地聽從規勸呢?

巧對不認錯

小朋友受年齡所限,心智不成熟,擔心認錯後需要面對的負面後果,並會讓父母大失所望,或需承受嚴重的責罰等等,出於逃避心理能躲則躲,以爲不承認便可不面對,而且過往認錯後家長的處理態度也會令他們產生一定心理壓力,致使選擇逃避問題。如果他們感受到家長指出犯錯不當的理由,是幫助他們改正行爲,而不是興師問罪、發泄怒氣的話,久而久之,便較能坦然面對及修正錯誤。

小朋友不肯認錯通常不出幾個原因,也提出一些解決建議——

一:不認爲自己犯錯

不少小朋友不肯認錯的理由,是他們根本不明白自己何錯之有?比如説:有的小朋友在遊樂場玩耍奔跑,興致正高時忽然有人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出於直覺自然是一把將眼前的人推開,然而這個下意識的動作卻是推人的野蠻舉動,若是四歲以下的幼兒,他們正處於自我意識較高的階段,理解力也有限,如果照顧者沒有細心分析前因後果、錯在哪裏的話,恐怕他們不會順從地爲自己的行爲道歉或認錯。他們也無法理解家長感覺失禮,強行勒令他們認錯的理由,可能換來的只是一場哭鬧抗爭而已。比較妥善的做法是暫時帶離現場,待情緒冷靜下來,以換位思考的方式提醒小朋友錯在哪裏,請他們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感受自己有甚麼不對的地方,這樣會使他們比較容易理解自己錯在哪裏。

還有一種常見情形,小朋友之間爭奪玩具或物件時發生衝突,一般情形下,成年人多會傾向偏幫弱者——哭泣的那一個,然而事實上卻不一定錯在爭奪勝利的一方,也不能排除失敗者是挑釁者。此時,若我們要求搶贏玩具的孩子向哭泣著道歉,他們肯定不願意及感到委屈吧?所以,當小朋友執意不肯認錯時,不妨多給一點耐性,不要急於馬上解決問題,而是聽一聽不肯認錯的理由,待了解具體真相後再行處理,以免錯怪或冤枉了他們。

除了以上原因外,還需要排除病理性因素,例如專注力失調的小朋友,他們因難以注意細節,容易受週遭環境或事情影響分心而犯錯,由於這些因素,他們可能不會意識到這是自己的問題,所以當大人指責他們時,他們會感到委屈,且不認爲自己做錯了甚麼。病理性因素需請教專業醫生,學習針對性解決方法。

二:自尊心強在作祟

有些小朋友天生個性比較倔強任性,怕承認了做錯事後很丟臉。不要以爲幼兒年紀小,不懂得愛面子,不少小朋友個性非常要强好勝,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做錯事,選擇以不認錯來自我保護。可是,小朋友不認錯不代表他們真的不知錯,只是如想要不服輸的小朋友放下面子認錯非常困難,如果家長的個性也好勝,非要逼迫他們低頭認錯,很可能會令親子關係常爲一些小事陷入僵局。

分享一件真人真事,有位友人帶同六歲的女兒探訪外婆,怎知女兒把外婆的桌布剪了一小塊給娃娃做衣服,友人非常生氣,要女兒當著親友的面向外婆道歉,怎知女兒說甚麼都不服從,還頂嘴說:「桌布那麼大,只剪了一點點而已。」此時,外婆非常有智慧,輕聲走到友人的身邊說:「帶進房間處理,當著太多人處理不好!」結果,甫進房間,那位小朋友竟然主動跟媽媽認錯,說下次再給娃娃做衣服會先問過大人,原來她覺得外婆很疼愛自己,問不問都會答應自己的要求。不肯認錯很明顯出在自尊心上,小朋友本身其實已經意識到自己的不對了。外婆的處理建議非常高明,她抓住了孩子們也愛面子的心理。

對於小朋友來說,在人前的指責會讓他們產生羞辱感和抗拒心理,即使明知自己錯了,仍會找各種理由來為自己辯解,目的在於維護自尊;而且在外人面前受到批評責怪,那樣等同逼迫他們承認自己是「壞孩子」,這對於不常犯錯,或是向來表現乖巧的小朋友而言,就更加難以接受了。出於捍衛自己的形象,自然不肯依從當眾認錯。此時需要特定技巧,不妨帶他們到獨立的空間,單對單地説理會是比較見效的方法。

三:怕責罰逃避過錯

小朋友不肯認錯的最常見原因,就是害怕父母的嚴斥或體罰。有的小朋友不但不認錯,還會以謊言來逃避父母的懲罰,結果從不肯認錯又衍生出説謊掩飾過錯的問題,教養不善的雪球就這樣慢慢越滾越大,得不償失。對於這一點,作爲家長,也應該反省自己處理孩子犯錯的管教方法,那才是治本之道。譬如:我們會不會控制不好自己的怒火?會不會不深究因由太快責罰?會不會對愛搗蛋的孩子存有偏見?會不會忽視了他們彌補行爲的可貴?會不會要求過苛,事態並沒有家長感覺上那麽嚴重?會不會過分重視原則,而忽略孩子犯錯動機情有可原呢?

一旦父母的管教態度出現改變,當小朋友漸漸了解到,犯錯後父母會根據事情的實際情況給予合理處罰,而不是不由分說的一頓打罵的話,承認錯誤便不再需要極力逃避,而更願意勇敢面對。

最後,還想提醒的是,不少倔強的小朋友雖然嘴裏不說對不起,但日後卻會用行動證實他們是知錯能改的。所以,就算孩子當下死不認錯,我們也應該給他們留有餘地和空間,讓他們自我反省和修正行爲,不必過於在意認錯的形式,非要他們説出「對不起」或「我錯了」,有時小朋友不假思索的道歉可能是屈服於大人的權威,或者用迅速道歉來阻截責駡,這樣反倒使認錯變成表面功夫,並不意味著他們真的明白到認錯需要附帶改正,下次不再重蹈覆轍。因爲就算說了「我知錯了」,但行為卻是沒有改變的話,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如何知錯能改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