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
能力倒退非智力問題
每年九月開學過後的一兩個月,可能受到長假後遺症的影響,小朋友或多或少都會因重返校園或新入學,而出現各類大大小小的適應問題,最常見的莫過於語言或行爲能力倒退,這種倒退現象一般多與智能發展沒有直接關係,而且六歲前這類情形也頗爲普遍。當然,萬一這種情形發生在自家孩子身上,積極尋求原因後,帶孩子去見醫生才是萬全之計。
自癒可能性大
行為能力倒退是兒童成長過程中,因客觀因素而出現的特殊心理狀態,是依賴性情感的一種表現,可能表現在行爲或語言等不同方面,在一般正常情況下,經過成年人的幫助和一段時間的自我調適,便會回復正常。話雖如此,但每當家長遇上不同的狀況,例如:突然出現語言倒退,變得不肯說話;本來口齒伶俐,變得說話結結巴巴、口齒不清,頻密的尿牀或含手指等,父母擔心也在所難免。
以筆者親身經歷爲例,兒子一歲多已經開始走路之後,某天突然連站都站不起來了,甚至連爬都不會了,當時心底明知應該是暫時性的能力倒退,但觀察了兩三天後,仍然忍不住去看了醫生,可是醫生也找不出確實原因,怎知兩星期後,兒子的行走能力又回復正常了。
自我防禦心理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一旦提到「能力倒退」,便會馬上聯想到很多嚴重的後患,甚至還會擔心孩子是不是「變笨了」,或是身體發育出了甚麽毛病。但實際上,這是部分孩子成長中的小障礙而已。比如說,當兒童心理發展到某個階段,小朋友基於不能應對現實挑戰或恐懼而倒退到早期階段,這是一種自我防禦心理。舉個實例,筆者認識一對父母,因經商緣故需要雙雙離港,於是把兩歲幼子交託給外傭照顧,怎知十來天返港後,小朋友不但不會叫爸媽,好像連父母也不太認識了。問題明顯出在父母突然「失蹤」,那種感覺就像「忽然被拋棄」般難受,成人遇事還可以找人訴苦,幼兒卻只能以「能力倒退」的形式來呈現内心的挫折感,這也可視之爲逃避現實的「自救」辦法。
孩童成長需要面對各種新技能的挑戰,挫敗感是伴隨挑戰的必然產物,年紀小小的稚子如果沒有成人的適當扶持,怎懂如何面對挫折。此時若父母不能及時給予關注和理解,孩子便會以哭鬧、發脾氣或一些低於自身年齡的行為,來向父母「求救」,若無法洞悉這種信號,便會產生不必要的慌亂與誤解。
能力倒退成因
面對小朋友能力倒退的疑惑,家長若能了解相關的成因,便能儘早協助他們打開心結。大致歸因如下——
擔心失寵:當家中即將增添新生兒,父母為了迎接新增家庭成員的到來而忙碌之際,往往都會忽略小朋友的心理需要──擔心自己要失寵了。如若父母還刻意強調「哥哥、姐姐應該禮讓弟妹」,則可能進一步強化「失寵危機」,此時他們情感上會覺得自己的地位即將遭受威脅,從而產成焦慮,於是會覺得還是小時候更好,企圖退回更年幼的時光,藉此尋回小時候備受父母關注的感覺。
渴求關愛:隨小朋友年齡漸長,自理能力的增強,家長呵護備至的程度也會相應減少,然而幼兒對父母關愛的需求卻不會隨年齡增長而降低,若父母關注度下降,情感敏感的小朋友便會產生患得患失的感覺,於是下意識以「變笨一點」或「不肯講話」,來吸引父母垂憐。
環境突變:現實環境忽然改變,小朋友一時間無從適應,也會產生能力倒退。譬如,幼稚園初入學、放完寒暑假回校,又或者是更換了熟悉的照顧者等等,都會造成幼兒心理壓力,成為能力倒退的癥結所在。對幼兒而言,主要照顧者的改變,對他們的影響至深,那種情感的落差,就如同成年人失戀一般痛苦,許多家長都會忽略其嚴重性,應特別小心。
家庭變故:父母離異或熟悉的親人離世,對年幼的孩子打擊尤其大,特別是離開母親。年紀小的孩子無從理解為何父母會分開,也不懂父或母忽然離開是爲了甚麽,無論是失去父母哪一方,對他們而言,感覺就像被抛棄,箇中痛苦程度成年人恐怕無法理解,這種心靈傷害若發生在潛意識學習期(約四歲前),那就不止於當下暫時性的惶恐焦慮、煩躁不安,以及能力倒退了,傷害很可能成爲一輩子都無法抹去的陰影,影響日後的人格發展。
古語有雲:「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説明父母因關懷擔憂子女的成長是從不止歇的,更何況是在幼年時期?小朋友出現發展倒退固然需要關切,但若日常生活並沒受到大的衝擊,那麽倒退現象便屬正常情況,自癒的可能性很大。反倒是不少家長的情緒過度受孩子牽連,出現「假性憂鬱」——擔心返學哭鬧、擔心精神不好、擔心營養不均、擔心老師太惡、擔心同學不良、擔心學習不好、擔心升學前途……不能盡錄。作爲家長,在關注孩子之餘,也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緒,擁有自己的人生空間,那樣才有足夠的力量伴隨著小朋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