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共享
免費教育就是cheap!
香港多年來一直以「購物天堂」自居,證明這是一個強調消費的國度。在阿媽教落「一分價錢一分貨」的信念下,我們普遍相信,金額的高低,決定產品和服務質素,若果是免費的東西?雖然我們不拒絕「佔便宜」,但心裡多少也認為免費東西沒有品質保證,甚至是「cheap嘢」!
近期一個最經典的例子,是有待產的家長表示,擔心在公營醫院生仔,但原因不是因為怕醫護人員不足,影響接生質素,而且害怕他日子女入學時,學校發現他原來只是在公立醫院而非私家醫院出生,會影響入讀名校的機會!可見使用便宜的東西會「用cheap自己」的想法,真的在社會蔓延——所以,免費的香港教育服務,又豈有不cheap之道理?
十二年免費教育 VS 貴價補習
雖然政府不少教育政策,動輒也招來各方人士「圍插」,不過大家也不用懷疑她對普及和優化本地教育的誠意。自二○○八年開始,政府更將免費教育拓展至高中,而在二○○九至二○一○年的學期新高中學制成立,免費教育便正式由九年增加至十二年!
正如不少有要求的病人會告訴大家,政府醫院門診或專科醫療服務,因為成本問題,給病人的都是cheap藥,並不能為你提供最優質的治療;同樣,我們心裡或多或少都同樣認為,香港的免費教育,並不能為仔女提供最好的教育質素──你可能以為這是毫不相關的類比,不過你又有沒有想過,香港並沒有實施十二年強逼補習,但為何幾乎所有應付三餐後仍有餘錢的家庭,都會不惜一切把子女送進補習社或相關的學習班?
相信不論你當下是否學生,都知道香港學生的課程都以量多見著,各科老師都要拚命地在學期內教完課程,每一堂都是極其充實,而且老師每次也會派發的大量筆記,學生亦會將老師上課時的教學重點仔細記下。按道理,單是處理由學校提供的材料,已足夠令學生溫習至精神失常!
可是無論家長與子女,都依然要跑到各大補習,彷彿以行動告訴大家,補習天皇們的文筆和攻略才是最「堅」,所以即使額外付錢和時間仍是物有所值。至於學校的老師嘛,哪怕他們預備得再充足完備,無論家長和學生也好,總有一份無以名狀的偏見,就是覺得校內的老師不及那些補習天皇。箇中的原因?顯然是「免費就是cheap」這種先入為主、但極為頑固的想法。
直資名校 VS 被殺之校
同樣的一個道理,有學校收取幾萬以至十幾萬元仍慕名者眾,卻有不用交分毫學費的津貼學校,因乏人問津而關門大吉,是因為被殺的學校,全屬師資劣等設施陳舊學生質素墊底是徹頭徹尾對教育界毫無建樹嗎?當然不是!同樣收取數以萬元計學費的直資或私立名校,所培訓出來的學生,又真的全是人中龍鳳社會國家棟樑嗎?恐怕又沒有人敢作出這樣的保證。然而,同樣是提供一樣的中學課程,為何會有些成為學校豪門,有些則可憐兮兮最終成為歷史的集體回憶?今時今日在香港,富者愈富,貧者可能窮得最終餓死——那些直資名校和被殺津校的兩極遭遇,正正體現了原來在教育界,也有如此典型化的貧富差距。
自從前奧運滑浪金牌得主李麗珊告訴我們,養育一個孩子原來需要四百萬元之後,頓時令廣大家長驚覺生仔真的很貴,並進一步確立起貴養子女的風尚——不惜工夫的讓子女擁有高人一等的學習環境。例如一些供小孩子學習英語的教材,雖然索性數萬元仍不乏問津人士;另有從孩提開始已投資大量資金為子女報讀各式興趣;當然少不了密集式的補習課程……這些年來,家長們都深信,要子女「學到嘢」,錢自然不可少,而且更盲目的走向另一極端,就是對子女來說只有付錢的學習才有價值;那些不用花費的學習機會,例如學習自理能力、學習與其他人建立合宜的人際關係、學習怎樣節儉、怎樣謙虛、怎樣做一個有禮貌的人等等,卻全不是家長為子女編訂的syllabus之內。
大概家長們認為一套值逾萬元的英語教材,令他們量化到英語的價值至少值萬元;可是,要為子女建立良好品格,其實不需要一分一毫!以往人們或會認為學做人比學識更重要,是無價的,但今日的家長卻認為這些所謂的「無價」的品格,是「無價——值」。所以社會上,好像愈來愈才藝出眾,但野蠻無禮的新人類——坊間會統稱這些叻仔叻女為——「小學雞」。
關於這頁:網頁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文章來自:古永信,刊登日期是:2011-10-08 ,轉載日期是:2012-09-19 。這網頁所載內容純屬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之立場,如發現有任何問題,請讓我們知道。
你可能想瀏覽:好文章齊分享